@article{oai:minpaku.repo.nii.ac.jp:00008968, author = {河合, 洋尚 and Kawai, Hironao}, issue = {2}, journal = {国立民族学博物館研究報告,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}, month = {Feb}, note = {本特輯主要目的是從社會文化人類學(以下簡稱為人類學)與歷史學的角度, 探討客家族群的重新建構過程。近年愈趨多數的客家研究開始關注 19 世紀後期到 20 世紀前期期間客家概念的生成過程,原因在於 20 世紀後期,特別是上世紀 80 年 代以來「非客家人」開始主張客家認同,其族群範圍的界定直到現在仍不斷變化。 最近包括本特輯中的一些人類學家、歷史學家等作者也開始關心其現象,但其研究 對象較偏向於中國大陸華南地區(瀨川・飯島編 2012; 河合 2013; 河合 2014; 飯島・ 河合・小林 2019: 197–201)。鑒於這種情況,本特輯主要聚焦 19 世紀後期到 20 世 紀前期期間,客家族群範圍在台灣、雲南省、越南的變遷過程1)。 根據一般公認的通說,客家是中國最大的民族・漢族的分支,分佈在中國南部 和世界華僑華人社會各地。客家人起源於中國北部的中原,最早從紀元前開始,大 部分從唐末以來,為了迴避戰亂而南遷。他們沿著山路南遷之後,落腳於華南地區 的山岳地帶,也就是贛閩粵交界地區(後簡稱為交界區)。交界區是客家大本營,不 少客家人從這一帶移民到中國大陸南部各地、港澳台、東南亞、大洋洲、中南美、 環印度洋等。因為各地環境條件的不同,客家人呈現多樣性。但是一般客家人具有 相同性質的語言(客家話)和文化(客家人),且持有優秀的民族性格,因此客家人 中人才輩出,如洪秀全、孫中山、李光耀、鄧小平、李登輝等。―這是現今中華圈 和日本的大眾書籍中所流傳的敘事2)。 現在世界各地許多客家人相信以上的敘事,有時它成為客家族群認同的精神支 柱。不用說客家老百姓,連一些客家研究者―特別是客家籍學者―也以上述的通 說為前提從事客家研究。其中鞏固這種敘事基礎的學者是中國客家學之開鼻祖・羅 香林。羅香林是一位民族學家、人類學家,他在 1933 年出版的《客家研究導論》通 常被客家學者視為是客家研究的傳統典範,有時以上論述也被稱為羅香林模式。但 是,進入 1980 年代以後不少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開始質疑羅香林的學說,並提出各 種不同的理論模式。如果現在有人參加正規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強調羅香林模式― 客家人的血緣起源於中原,客家話和客家文化獨具特色等―的話,他可能會被不少 客家學者認為是個客家民族主義者,或是沒把握這 40 年客家研究發展的三流學者。 那麼,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客家研究有什麼樣的發展呢?本文首先簡單回 顧客家族群論方面的主要論述3),在本特輯中試圖對過去的客家研究提出新的貢獻。}, pages = {205--222}, title = {序文<特集 : 「客家族群範圍的變遷 : 『再創生』與『非創生』之間>}, volume = {47}, year = {2023}, yomi = {カワイ, ヒロナオ} }